2017年一季度,房山区消费品市场总体增势喜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保持平稳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9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
一、总体情况
(一)从行业分类看
一季度,房山区四行业零售额呈现三升一降增长的发展态势。其中下降的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5亿元,同比下降0.4%,增长的零售业实现52.9亿元,住宿业实现0.3亿元,餐饮业实现5.2亿元,分别增长5.9%、4.5%和10.2%。
(二)从限额标准看
一季度房山区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40.1亿元,同比增长4.5%;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22.8亿元,同比增长8%。
二、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
(一)大型超市平稳增长,购物中心日渐兴起
从零售业态看,1-3月,房山区限额以上大型超市实现零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了平稳增长;限额以上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6亿元,同比增长31.4%。数据表明,在众多零售业态中,居民购物消费的首选仍是较为传统的大型超市,其零售额占全部限额以上零售额的28.7%;但自2013年以来,随着奥特莱斯、半岛广场、绿地缤纷城、长阳京投港等大型购物中心的日渐兴起,居民购物有了新选择,购物中心的零售额增速明显。
(二)政策影响显著,日用家电设备零售显著增长
2015年11月,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购买节能家电的补贴政策,带动家电零售进入新一轮“热潮”。1-3月,区内限额以上日用家电设备零售实现零售额1.9亿元,同比增长20.5%,政策影响成效显著。
(三)汽车零售止跌回升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等享受型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强,特别是北京市小轿车摇号政策出台后,受汽车总量调控的影响,居民购买中高档汽车的意愿显著增强,且受汽车更新和新能源汽车购买量加强的双重拉动导致汽车零售呈现小幅回升的态势。1-3房山区共实现汽车零售额5.7亿元,同比增长5.1%,扭转了1-2月同比下降的局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限额以上增长乏力
限额以上企业作为房山区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一直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但从目前的状况看,由于新经济增长点拉动作用有限以及原有零售企业规模扩张乏力等因素影响,房山区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的增速相对较低,1-3月房山区限额以上企业共实现零售额40.1亿元,同比增长4.5%,比限额以下零售额增速低3.5个百分点。
(二)百货零售有待转型
受互联网和新增大型购物中心分流购买力的影响,房山区百货零售面临较大压力。2017年1-3月房山区百货零售共实现零售额0.5亿元,同比下降15.9%,随着电子商务和购物中心等新兴零售业态的快速发展,百货零售经营压力将持续增加,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四、主要措施
(一)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通过积极引导个性化、差异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在汽车、服装、家电等重点支撑商品之外,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同时,要重点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分层次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大力推动房山区域内高端消费进程,促进限上企业的消费增长再上新台阶。
(二)引导百货零售转型升级
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引导传统百货零售企业积极进军"互联网+"领域,深入拓展传统零售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根据房山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发农村消费潜力,加大汽车、生活用品、家电等进村促销力度,进一步丰富百货零售的销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