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工作
(一)做好财政、财务管理工作
强化税收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建立财政增收长效机制,确保全年完成财政税收41743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5332万元。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有效性。进一步细化预算管理。加强财政决算工作,做到财政决算数据真实、准确。监管各类财政性资金,促进各项支农资金、惠农补贴资金落实到位,确保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二)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按照功能新定位,紧盯区内外有实力、带动辐射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提高项目入驻准入门槛,杜绝高污染、高能耗、土地收益率低的项目,努力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项目落户我镇。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根据全镇现有企业状况及存量资产,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同时对经营不利、效益不高、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进行盘活,引进高端企业、高端技术,搞好嫁接改造。
(三)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工作
一是延长工作手臂,推动项目建设。制定管理员工作职责,建立“镇村企”三级项目联动平台机制。二是规范项目入库储备手续,提高入库项目水平。严格执行《常规项目储备库管理机制》、《项目落地奖补办法》、《重大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加快项目落地建设。紧抓项目实施主体,密切对接职能部门,牢牢把握分口、分项两个细节,确保项目工程建设顺利。三是加大对重大项目督导力度和跟进,做好项目跟踪服务。
(四)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监管工作
抓好监管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三资”监管各项制度,有效发挥制度管人管事的作用。巩固资产及经济合同清查工作成果,健全资产及合同台账。实现台账档案的动态管理,强化村集体各项收支的管理,督促催缴各项收入,有效促进村集体债务的化解,确保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加强农村经济经营与管理和农经统计,提升工作水平
加速推进“新三起来”工程。创新集体资产经营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经、统计服务工作,加强农村经济统计、调查和分析。高效应用农村管理信息化系统,抓好农村管理信息化四级网络建设、维护及更新工作,逐步实现村务公开现代化。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开展春季、秋季农民负担的专项检查,确保减轻农民负担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不出现农民负担反弹现象。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管理。
(六)强化镇级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镇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抓好镇级集体资产的经营与管理。切实做好资产经营公司内外部资产的经营与管理,确保镇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好历年所签订合同的清理和规范工作,及时足额收缴企业上交款项。抓好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对公司形成的债权债务逐一进行核实,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收缴和清偿。
二、城镇建设工作
(一)抓好土地管理工作
加大力度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坚决遏制违法建设,严控违法建设“零增长”,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保障。
(二)抓好镇域内基础设施项目落实。主要抓好良常路改造工程、刺猬河三期治理工程、雨污水下游管网、石夏路、石油管线等项目建设。
(三)加快中心区土地一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心区土地一级开发工作,2014年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基本达到土地平整,为保证部分地块达到入市条件,积极争取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实施。
(四)邢家坞回迁房建设。完成选址和建设手续,争取年底前开工。
(五)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扩区工作。配合完成05街区的征地、拆迁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商务区和工业项目建设。
(六)合理规划,认真做好规划修编
借助房山新城规划中期评估修编契机,依据示范区规划板块,调整镇域内建设用地指标,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配合做好农民新村及凯达、农科所产业规划。
三、农业工作
(一)提升农业发展基础
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率。继续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工程,提升农民科技含量。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落实好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抓好“三夏”、“三秋”服务工作。
(二)提升环境景观水平
全面配合落实良常路两侧景观、刺猬河沿岸文化生态休闲产业建设工程;积极组织各村开展绿化美化;做好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做好林木采伐手续办理及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我镇的绿色生态景观能够持续显现。
(三)大力调整农业发展结构
发展以良乡花卉庄园、后石羊农业庄园、北京满庭芳生态观光园、绿叶丰融采摘园、良乡玫瑰庄园五大庄园为重点的休闲农庄旅游,打造良乡特色休闲旅游路线。做好农业企业升级、老旧农业设施改造、农田水利工程等农业项目的跟进工作,时时掌握建设进度和动态信息。
(四)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全面推进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和减煤换煤工作。配合中海集团,推进后石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深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足量足额到位。深化农业保险,努力扩大种植、养殖品种覆盖面,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四、社会事业工作
(一)抓好文化建设工作
一是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文艺人才,年内实现受众人数200人的工作目标。二是举办镇级各类文艺演出、单项比赛,积极参加区级赛事。三是加强项目申报与落实工作。同时完成良乡镇民俗文化中心项目的扫尾工程。四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二)抓好教育工作
制定“1223”工作思路,即“完善体系建设;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提高两项成绩;落实三项重点工程。”不断健全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干部及教师两支队伍的建设,确保中小学升学率达100%。加强中心幼儿园室内外文化建。启动幼儿园分园建设工程,逐步实现公办园建设全覆盖。落实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资金及场地等方面工作,力争2014年建成新校址。
(三)抓好计生工作
一是抓培训,提高计生队伍素质。二是抓服务,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三是抓重点,加强入户走访。四是抓宣传,营造计生氛围。使计划生育率达到97%以上。
(四)做好医疗卫生工作
完成卫生院改造和下禅坊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任务,进一步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着力提高红十字服务水平,认真组织初级救护员培训及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等工作。
(五)抓好就业工作
加强职业培训,促进本地劳动力充分就业,确保实现“零就业家庭”和“纯农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六)加大宣传力度,使新农合、新农保参合参保率达到100%。
(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养老助残工作和低收入群体救助工作。
五、社会管理工作
(一)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强化综治职能
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推进村庄服务精细化水平,健全村庄治理结构,开展农村“一刻钟服务圈”试点。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二)深化市容秩序治理,突出环境建设工作
一是加大巡查、抽查力度,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解决乱堆乱放、道路遗撒、建筑垃圾等环境卫生问题,彻底消除“脏、乱、差”。二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增强责任意识。三是以“劳动节”、“环境卫生大扫除”等重大活动节日为契机,建设“优美街区”。四是抓好公厕、环卫设施管理。五是做好乡村公路养护工作,确保乡村公路全部达标。六是认真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机制,坚决执行预警机制,力争提高地区空气质量。七是打击非法小广告及露天焚烧垃圾等几大专项行动,有效改善街容街貌,使辖区秩序井然有序。
(三)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一岗双责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和事故隐患整改体系,突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严密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食品药品和生活必需品安全监管,保障生活运行平稳有序,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一是抓初信初访,防止矛盾激化。妥善解决好群众第一次来信,使来信、来电不转化为来访,初访不转化为重访,个体访不转化为集体访,防止问题积累,矛盾激化。二是抓重点矛盾,排查化解问题。围绕重点工程、重点工作,特别是针对土地征占、拆迁、土地确权等问题变等访为下访。三是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制度建设。要使基层信访工作规范化,真正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要求,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当地,把上访人稳定在当地,形成对信访问题齐抓共管的格局。四是切实做好全国“两会”及重要时段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降低和减少集体访、越级访,做好对重点人员的防控工作和稳控工作。五是抓宣传。加强《信访条例》宣传工作,强化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依法处置非正常越级访。
六、政府自身建设
(一)严格执行依法行政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认真执行政务公开、民主评议、重大事项报告等各项制度,增强政府决策、政务信息、行政过程和行政程序透明度,自觉遵守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切实为百姓掌好权、用好权。
(二)加强改进工作作风
落实上级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执行力。
(三)加强廉政建设
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控制“三公”经费,认真执行机关用车、用餐、用房等规定和改革措施。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做到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以廉洁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